民间剪纸择吉习俗有哪些?
民间剪纸,借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,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吉祥幸福的期盼。并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活动中,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,以扶持人类的生存,充实人类的生活。
“雪圃乍开红果甲,彩幡新剪绿阳丝,殷勤为作宜春曲,题向花笺贴绣楣。”
这是唐代诗人韦庄写的一首《春盘》诗,描述了古人春节时在院门上挂门笺的情景。这种门笺便是剪纸的一种形式,逢年过节挂在门上,用于驱灾辟邪,招财纳福。当然,这只是剪纸的一种用途,大多数剪纸,用于四时节令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。
四时节令中的剪纸
“二十八,贴花花”,腊月二十八是约定俗成的贴年画、贴窗花的日子。因此,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以后,姑娘和媳妇们“放下锄头上炕头,拿起剪子剪虎头”。那些庆贺丰收、六畜兴旺、延年益寿、吉祥美好的剪纸,体现着农家的希望,使俭朴的农舍面貌焕然一新,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E1气氛,也常使屋子的主人喜气洋洋,精神愉快。
不仅春节需要剪纸,在其他节日,巧手们也纷纷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愿望。如在河南灵宝县,正月十五过后,人们要用黄裱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,下面还要粘一条纸带,纸带上用朱砂写上四句话:“新春正月二十三,太上老君炼仙丹。家家门上贴金牛,一年四季保平安。”目的是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,要爱护耕牛,做好春耕的准备。也有人说,这是为了驱邪除病。有些地方不贴金牛,贴的是剪纸的人、十轮葫芦等图案,也附有相应的说法。
还有,农历十月初一的“鬼节”,民间有用纸剪衣服、帽、鞋、被等并给长眠在地下的亲人烧纸的习俗,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;三月清明,祭品上要摆放剪纸,表达怀祖之情;五月端午,剪贴“五毒”,以之避疫;七月七日乞巧节,姑娘相聚一起,剪花样、赛智慧;九月九重阳节,剪刻重阳旗,寓示步步登高等。
此外,每当旱灾、涝灾时,豫西人要剪个“扫天娘娘”挂在树上。扫天娘娘随风飘荡,把人们的无限希望带向远方。从人们心里来说,认为挂了“扫天娘娘”,求雨祈晴的目的就可以达到。
婚丧嫁娶活动中的剪纸
因民间剪纸与风俗习惯密切结合,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,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因此,在民间的婚丧嫁娶活动中,都可以找到剪纸的“身影”。
如结婚时,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,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《鱼儿扑莲》、《麒麟送子))、《鸳鸯戏水》等大型剪纸覆盖,作为装点。枕头、手帕上的绣花,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。
在豫西,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。新婚第一天,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。三天回门后,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。人们会根据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。所以,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,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稚巧的剪纸上。
中国人喜欢红色,结婚大礼更以红色为吉利色。所以,结婚用的顶棚花、窗花、喜字花、嫁妆花等礼花,一般都是用红纸剪成的,且多用整张剪裁,不用碎纸拼凑。在人们看来,拼凑起来的礼花是不祥的预兆,新娘和新郎很难白头到老。所以,人们用连绵不断的回纹图案、喜鹊闹梅、鸳鸯戏水、连年有余、双喜临门、鸾凤和鸣等剪纸,表达夫妻和好百年的美好愿望。
此外,晋南一带送殡仪仗中的纸幡、摇钱树、金山银山,轿车大马等,也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。
剪纸一般都是借物寓意,讲究艺术夸张。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剪纸,刻意追求形似和神似,用以表现生活环境和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。剪纸作品,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,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,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,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。
旺财热线:18983797048
上一篇:今年是五行什么年
下一篇:什么生水,金生水。五行金化则生水